企业新闻

实用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机械设备维修相关知识)

2024-11-06 22:04:46

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技术状况怎么写

维修条件差:机械维修仍处于手工作业的分散落后状态。 (4)配件缺乏:施工企业的设备流动性大,往往会因所需零件无库存,当地市场无配件,交通不便,不能及时购到配件,延长了建筑机械的停机时间。

设备的维护保养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保养。

其主要内容是:保持机械的清洁,检查运转情况,防止机机械腐蚀,按技术要求润滑等等。强制保养是隔一定周期,需要占用内容分级进行的。保养周期根据各类机械设备的磨损规律、作业条件、操作维护水平及经济性四个主要因素确定。

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安排落实设备保养工作,通过变更保养频次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减少机台故障和停机时间,保证机台正常生产运行 员工流动: 本年度设备部焊线共7人,其中焊线白。夜班技术带班2人(xxxxxx),保养维修人员3人(xxxxxxxxxx),新提升人员2人(xxxxx),人员稳定,圆满完成公司给设备部XX的设定目标。

电锤不冲击怎样维修

1、电源问题:首先检查电锤是否正常接通电源,并确保电源电压稳定。如果电源电压不稳定,可以尝试更换插座或使用稳定的电源。 电锤刷子磨损:电锤使用时间长了,刷子可能会磨损或烧毁,导致冲击力减弱。可以拆开电锤,检查并更换磨损的刷子。

2、电锤不冲击的维修方法如下: 拆下电锤的顶部护盖,检查内部的冲击活塞和气缸是否出现磨损、老化或损坏的情况。如果冲击活塞或气缸出现磨损、老化或损坏,需要更换相应的部件。 如果冲击活塞没有问题,检查里面的气体是否不足,或者冲击活塞上的阀门是否出现堵塞或损坏。

3、如上述情况都正常还没有冲击,那就一定要好好观察大汽缸看是否有裂纹,有裂纹的需换掉。如开机后电机转,锤头转而听不到压缩的声音有可能是连杆断或偏心轮断。如开机后电机转,锤头不转也无压缩的声音有可能是一级轮损坏或转子的轴断。再有就是伞齿坏表现为转进无力或根本不转。

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有哪些?

1、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一般有:故障性检修、计划性检修;临时性是指:设备出现故障,停机检修;或发现故障,为了防止故障扩大而停机进行检修。计划性检修是指:根据设备运行工况,定期安排停机进行检修、维护。

2、关健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简单机械设备。对三类机械设备采取三种修理制度 计划预期检修制度。用于第一类机械设备,用计划预防性来确保机械设备完好。诊断修理制度。适用于第二类机械设备,用“诊断病情,对症下药”的方法进行修理,确保机械设备完好,便于现场维修。事故修理制度。

3、故障维修: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亦称事后维修,这一维修方式是在故障发生之后的补救。 生产维修:从经济效益出发提高机械设备生产效率的维修方法,它根据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对待,如果可以掌握好这一维修方式那么它将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第2版)目录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第2版)目录概览本书分为八个主要项目,涵盖了机械设备修理基础知识、拆卸清洗、测绘、修理、装配及各类设备的维修技术。项目1 - 基础知识 任务1: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修理类别、工作流程、方案确定及准备工作。

第三章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本章重点讲解了振动、噪声、温度、油液等关键参数的监测技术,以及无损检测技术。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与故障预测。思考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监测与诊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这是一本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属于十二五规划教材系列精品之一,其官方名称为《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第2版)》。它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标准书号ISBN 978-7-115-27614-8,方便读者查找和引用。

第1卷主要涵盖了设备修理设计的内容。上册分为两部分:第1篇:基础资料,这部分提供了设备维修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信息。第2篇:机械零件,深入探讨各种机械部件的构造、功能和维修方法。下册则进一步讨论:第3篇:机械传动,涉及传动系统的原理、维护和故障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第二版)目录包含了广泛通用零部件的相关标准,涵盖了起重吊钩、钢丝绳及其接头、套环、压板、钢丝绳夹等关键组件的详细规定。例如:GB/T4307--2005:定义了起重吊钩的术语。GB/T5972--2006:提供了起重机用钢丝绳的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烟草机械设备大修通用技术规范第2部分:电气,详细规定了YC/T312-2009标准的相关内容。该规范旨在确保大修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 范围:本部分明确了适用的设备类型和大修的适用场景,以便于操作和管理。

什么是设备维修技术管理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是为了正确使用和及时维修设备以充分发挥其效能,收集编制并组织贯彻各种维修技术文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其猹为提高企业维修技术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 采用适宜的维修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维修效率。- 制定技术方案,确保维修质量,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 制定维修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技术档案,为设备改造和新设备选型提供支持。

所谓设备维修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检修管理,开工前确认现场环境及安全设施,做到三无(无污迹、无漏水、无灰)、三齐(拆下零件摆放整齐、检修工具摆放整齐、材料备品堆放整齐)、三不乱(电源线不乱拉、管路不乱放、杂物不乱丢)、三不落地(工器具与量具、设备零部件、油污不落地)和双满意(客户满意、自已满意)。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涵盖多个方面:(1) 管理设备维修所需的技术资料。(2) 编制维修技术文档,包括维修技术任务书、更换零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修理工艺规程以及维修质量标准等。(3) 制定磨损零件的修理和更换标准。(4)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以提升维修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