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等级保养及维修规定
1、设备的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循设备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的条件,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定期保养一般分为例行保养和分级保养:分级保养为二级保养,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
2、机械设备的保养分为三个等级: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是操作工在每班进行的保养,主要任务是检查设备,加注润滑油,并保持设备的整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确保安全运行。在班中如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并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一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导,操作工协助进行。
3、机械设备保养分三级。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日常保养是每日每班的保养,以操作工为主,认真检查;加注润滑油;使设备保持整齐;清洁;润滑良好;安全。班中发生故障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机械设备的保养分为三个等级: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是操作工在每天工作期间进行的保养,主要包括检查设备状态、添加润滑油、保持设备整洁和清洁,确保设备润滑良好且安全运行。操作工需在班中及时排除故障,并详细记录交接班的情况。一级保养由维修工主导,操作工或早班工人协助进行。
5、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人为的机械事故,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特作如下规定。教育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爱护自己所开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项目部所有施工用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6、一级保养是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二级保养是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
修理机械时要注意什么
1、严禁维修处于运动状态下直接接触设备及部件。工作过程中采用人力移动机件时,人员要妥善配合,多人搬抬应有一人指挥,动作一致,稳起、稳放、稳步前进。工作中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的安全,防止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飞溅造成伤害。两人以上工作要注意配合,工件放置整齐、平稳。
2、任何机械设备在拆卸前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正在修理的标记牌,以免发生工伤事故。如果在机械设备下面工作,则应在修理的设备上挂上“正在修理,切勿转动机器”的牌子。高空作业时,应扎系安全带,做好防护措施。修理时注意安全,不准上下投递工具和零件,以免失手造成事故或损坏工具。
3、维修禁忌忘脑后,隐性故障频繁出。维修工程机械时,有些维修人员不了解维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导致拆装中经常出现“习惯性”的错误,影响机械的维修质量。1零件除污、清洗不彻底,早损、腐蚀常发生。维修工程机械时,正确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杂质对提高修理质量,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4、在拆卸任何机械设备之前,务必切断电源,并挂上“正在修理”的警示标志,以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 若在机械设备下方作业,应在待修设备上悬挂“正在修理,禁止转动”的警示牌。 高空作业时,必须穿戴安全带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工程机械进入修理场地后,需将铲刀或铲斗平放着地。需要将铲刀或铲斗举起维修作业时,必须用枕木垫牢,并将发动机熄火,操纵杆锁死。2拆装、修理压路和滚筒,推土机铲刀及装载机铲斗时,必须将车和上述总成垫牢,以防滚落伤人。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四项要求
清洁,设备内外整齐,滑动面,螺丝,齿条,齿轮箱,油孔等无油污,所有部件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有切屑,杂物,污物进行清洁。检查,熟悉设备结构性能,了解设备的准确性,标准和检查项目。如果您发现上一班导致事故或部件故障,请立即报告,进行评估,然后在修理后开车。
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并按定额进行考核,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D、精密、稀有、关键设备在日常维护中一般不要拆卸零件,特别是光学部件。必须拆卸时,应由专门的修理工人进行。设备在运行中如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车,不允许带病运转。E、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加工范围进行操作,不允许超规格、超重量、超负荷、超压力使用设备。
设备维护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验,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的日常维护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制度化、规范化。设备定期维修应制定劳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并根据定额进行考核。设备的定期保养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